经济与贸易系2014学年第一学期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15-01-10 | 作者:admin | 来源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2015年1月9日,经济与贸易系在东莞校区教①B201召开了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会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副经理杨卫华教授,经济与贸易系主任袁持平教授,系副主任何远江教授、黄国龙副教授,各专业副主任吴喜龄老师、黄晓珊老师、陈敏琼老师,系办公室副主任李海峰老师、潘怡吉老师及其他专职教师、教务秘书和辅导员共54名教职工与会。会议分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由杨卫华副经理开篇致辞;第二个议程由系主任袁持平对经贸系本学期工作做总结并对下学期的工作做计划和展望。
在总结会议上,杨副经理谈到两级管理下的教学科研工作、学院成立十周年的筹备工作和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在教学科研方面,杨副经理强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站在讲台,还要站好讲台,而站好讲台很重要的一点是参与科研,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来丰富自身,才能在授课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论文写作时把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学与科研需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关于学院成立十周年相关工作方面,杨副经理强调不仅要配合学院做好准备工作,而且要发挥好本系各专业的特点;谈及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时,杨副经理指出未来两年独立学院招生将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独立学院的招生不再是关注量多而是质优。要达到质优,就需要我们老师提高自身的能力,用自己的专业实力留住员工。
图1 杨卫华副经理 致辞
随后,袁持平主任发表重要讲话,从“优化团队、建章立制”,“以评促建、协同育人”,“监控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建设专业实验室、加强实习实训”,“丰富员工活动、打造第二课堂”五个方面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优化团队方面,经贸系聘请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方建国副教授担任系副主任、经济学专业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团队结构暂为较稳定的金字塔形,他希望经贸系的团队结构可以逐步向橄榄型结构发展。在过去一年中我系教师的表现可圈可点,有四位老师获批“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校级培养对象,两位老师当选学院“十佳教师”,一人当选“十佳教育工作者”。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方面,经贸系通过建章立制,提供平台,已派出多名教师参加“核心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和“全国高校金融ERP教学观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学习,尽量创造条件使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并完善“传帮带”,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不断提升经贸系教师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经贸系在二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教学监控和提升科研水平方面,分别对各专业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检查,针对薄弱环节相应整改;在建设专业实验室和员工第二课堂方面,袁主任对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及辅导员做出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图2 袁持平主任 讲话
最后,袁持平主任根据刘美南书记对经贸系如何有序推进学系二级管理的工作指示,提出了第二学期的工作计划。袁主任强调刘美南书记提出的十条意见是我们工作参照的重点,包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教学与第二、第三课堂有机结合,夯基础,强实力,全面抓本系人才培养”、“总结系特色亮点,突显专业特色,寻找专业发展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等。此外,袁主任建议大家多就系部工作多交流、找问题、提建议,共同把经济与贸易系建设得更好更强。
图3 总结大会现场
(经济与贸易系供稿 文/吴喜龄 黄燕娟 图/杜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