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探究后疫情时代危机管理,助推学科发展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1-05-25 | 作者: |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危机和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更好推进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公共管理”(危机与应急管理方向)团队建设,5月21日-22日,由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公共管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主办的“后疫情时代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会议邀请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作科研分享,研讨会以国际会议视频分论坛与学术线下分论坛两种形式进行。
5月21日,太阳成集团董事长、学科子项目负责人王庭槐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王董事长指出:此次大会是一次知识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开拓视野,增进友谊,激励创新,将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图1:国际会议视频分论坛
国际会议视频分论坛正式开始,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经理袁持平主持。首先,子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教授、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副经理周开国作主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与传染机制”的专题分享。他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并着重介绍其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中国股市行业风险与宏观经济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的研究模型及结论建议。稍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Dr. Yichuan Wang、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Dr. Minhao Zhang介绍其合作发表于世界领先级别刊物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英国管理学报)的研究论文。接着,中山大学张紧跟教授与太阳成集团区展玲副教授共同作题为“后疫情时代的韧性社区建设”的专题分享。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波教授介绍了国家利用税收政策应对“新冠”重大疫情危机的行动;中山大学副研究馆员周旭毓作题为“健康中国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科研分享,着重探讨新冠疫情不同阶段的划分依据以及不同阶段应对策略分析。
5月22日,“后疫情时代危机与应急管理”学术线下分论坛顺利举行,会议由项目平台副主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副经理吴喜龄主持。
图2:学术线下分论坛
会议伊始,袁持平教授作关于专著书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联防联控和复工复产机制研究”的学术分享,强调联防联控和复工复产有效结合的重要性,从新冠疫情概述、联防联控的实施路径与机制研究、复工复产的实施路径与机制研究以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面介绍了该学术专著。
图3:袁持平教授作科研分享
稍后,项目组其他成员也分别作科研分享。陈万灵教授以“外经贸环境‘双重困境’影响及其演变趋势”为题,着重介绍外经贸环境“双重困境”及作用机理。梁丹博士介绍专著书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学再讨论的契机》的整体框架思路并分享各国应急管理经验;吴翔教授作主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危机解决路径研究”的报告,分享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危机产生的四个原因及五大解决路径;孔岩老师进行“基于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模式研究——以应收账款证券化为例”主题分享。王斐、冯椿、万媛媛、邵咪咪、孙慧卿、王艾嘉、廖梓岑、陈静静、谢蔓、吴垠等老师依次介绍了目前的项目研究成果。
图4:陈万灵教授作科研分享
此次学术研讨会推动了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公共管理”项目迈向新征程。今后,项目将着重把科研建设同学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总结学科发展经验、观照学科发展现实、谋划学科发展前景;同时注重培养科学的人才梯队,推进专业团队建设,凝练学科特色,谋划新的学科特色增长点。
图5:线下学术会后合影留念
文/王艾嘉、林彤彤
图/林彤彤、李嘉欣
初审/邹冰晶
复审/陈佳莉
编辑/洪楚欣